close

  【寫在前面】
  當下的阜陽,工業化率、城鎮化率辦公室出租都已跨入提速發展的“窗口期”。阜陽因時而動,順勢而為,在外延擴張、內涵提升“雙作用力”推動下,以中心城市升級帶動經濟發展轉型,成為新的引爆點。一座活力迸發的新阜陽,正在撞擊著每一位關註阜陽的人。
  當你行走阜城新成屋時,一股向上的力量催人奮進。2013年,阜陽市地區經濟總量將跨過千億門檻。站在“千億阜陽”的時空坐標點上,“皖西北中心城市”的大阜城形態,正在躍然而出。
  大城崛起,順應了阜陽人長期渴望崛起的強烈訴求,從而使多年積蓄的能seo量得到了釋放,並激發出加快發展的激情。
  在阜陽採訪的那幾建築設計天,我們穿梭於阜城的大街小巷,奔走於園區工地,觸摸這座城市躍動的脈搏,感知這座城市拔節生長的細節。因為她是阜陽,我們為她負重起跳中的每一次變化感動著;因為她是阜陽,我們為她活力迸發中的每一次涌動澎湃著……
  難道這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大建設“現在進行時”的阜陽?如果是,這一太平洋房屋切變化又得益於什麼?
  解讀阜陽成長新動力
  “兩到三年後,阜陽必定會大變樣。”在阜陽採訪期間,這句話被屢屢提起。
  走進阜陽,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顯性改變:一群又一群高樓快速改寫著天際輪廓線,一塊又一塊工地涌動著建設熱潮,一條又一條道路延伸著更廣的生活空間,一片又一片水岸綠色浸潤著城市。
  在外人看來,今天的阜陽就像一個“大工地”,但這恰恰將阜陽深藏於心的崛起渴望躍然紙上。現階段,阜陽為什麼把中心城市建設作為牽動整體發展的“牛鼻子”?阜陽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信心與動力分別來自哪裡?
  “圍空區”背後的辯證法
  “現階段的阜陽為什麼要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?因為城鎮化能促進一二三產的聯動發展,能實現與工業化、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。”當阜陽市委書記於勇說出這番話時,一個以阜城中心城市、縣域中小城市、特色鄉鎮、美好鄉村四位一體的城鄉發展新體系正在潁淮大地加速構建。
  從區域大格局上看,按照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大年的分析,阜陽處在合肥、武漢、鄭州、徐州等周邊大城市的“圍空區”,是中原城市群、徐州都市圈、合肥經濟圈、武漢經濟圈的交叉位置。葉大年在阜陽調研後堅信,阜陽完全具備成長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、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。
  但“圍空區”能成長出一座中心城市,更多是一種可能性,如何才能變成現實?或者說催生阜陽城市生長的必然性體現在哪裡?只要對大城市“圍空區”背後諸多經濟要素進行一番梳理,就能發現阜陽面對的新格局。
  首先在“有”的層面上,阜陽具備城市化的基礎要素——人。阜陽市有1040多萬人口,是安徽省第一人口大市,全國五個超千萬人口地級市之一。但目前阜陽的城鎮化率分別低於全國、安徽省平均水平17.7個和11.6個百分點。差距也是潛力,未來提升到50%的過程,就是城市發展的希望。而且,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,阜陽200多萬外出勞務工中有一部分回歸,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,將為阜陽增添發展的砝碼。進一步向外擴展,以150公里為半徑輻射周邊人口5000萬。這裡面蘊含巨大的市場空間,可以轉化成阜陽建設大城市的又一個基礎要素。
  人口與市場潛力只是基礎要素,大發展還要有政策疊加的推動。長期以來,阜陽缺少推動發展的區域戰略政策,轉變最早發生在2006年4月,中央正式出台促進中部崛起的10號文件。此後,促進阜陽發展的區域政策,一直在增加。阜陽市長李平告訴《決策》:“中部崛起中的‘沿京九經濟帶’、中原經濟區東部門戶城市、大別山連片開發以及安徽加快皖北振興等政策支持,在阜陽發揮著疊加效應。”
  特別是從安徽來看,阜陽發展具有戰略意義。不管是國家領導人的論述還是安徽振興皖北的文件中,都會看到一句話,“沒有皖北的崛起就沒有安徽的崛起。”而在皖北崛起中,阜陽崛起又起著決定性作用。因此,在安徽省“十二五”規劃中,第一次在省級規劃層面明確提出把阜陽建設成區域性中心城市。
  其次,在“無”的層面,阜陽周邊皖豫魯行政邊界的廣闊區域內,目前仍然缺乏一座具有強大輻射力的大城市。這種“無”實質上可以轉化為阜陽發展的“有”,即為阜陽提供了成長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理優勢和區位條件。阜陽既可以吸收周邊各個中心城市的輻射,同時又不會因距離某個中心城市太近而被完全覆蓋,阜陽有條件形成相對獨立的經濟中心和經濟圈。
  從皖豫交界地區的城市規模來看,阜陽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李佑斌告訴《決策》:“阜陽的建成區規模在皖豫邊界7座城市中居於首位,這種集聚功能是阜陽成為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。”綜合考慮城市規模、區位條件、交通樞紐、商貿輻射和擴張優勢來看,“阜陽理應承擔起建設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的責任。”李佑斌分析說,“引領皖西北、輻射豫東南、聯動黃淮海、融入長三角”的戰略規劃,已經是把阜陽放在區域經濟格局中來定位了。
  城市是增長的“發動機”
  “加快發展的關鍵是找到制約發展的主要矛盾,並找到突破口。阜陽作為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地區,要實現趕超跨越,根本出路在於工業化、城鎮化‘雙輪驅動’。”李平分析說,“在加快工業化的同時,堅定地推進城鎮化,充分發揮城鎮化一頭連著工業化,一頭連著農業現代化的雙向帶動作用。”
  從區域經濟的基本規律來看,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由30%提高到60%,是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。2012年,阜陽城鎮化率已達到35%。阜陽市統計公報還顯示,2004年以來,阜陽經濟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,主要指標一直向好。在三次產業結構上,2009年,二產首次超過一產、三產位居首位;到2012年,工業化率達到35.8%。
  這些變化標志著阜陽邁入工業化、城鎮化中期階段,也意味著阜陽已經進入城市擴張的“窗口期”。
  在這個階段,工業化是支撐力,有活力的城市則是增長的“發動機”。據測算,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是農民的3倍以上,城鎮人口每提高1個百分點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上升1.4個百分點;城鎮人口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,住房消費等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。二者綜合相加,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,可拉動GDP增長1.5到2個百分點;每建設1
  平方公里市政設施,可以帶動1.5億元投資。因此,李平認為:“現階段,阜陽最大的內需在城鎮化,促進發展最大的潛力也在城鎮化。”
  一個小細節,就是很好的佐證。
  阜陽浙江商會會長潘亮來阜陽投資已有13年,他自稱是“新阜陽人”。親身經歷阜陽發展的起伏之後,潘亮用“越來越好”四個字形容阜陽的發展態勢,“我剛來阜陽時,回到浙江,有朋友問我阜陽什麼樣?我不好說。可現在有人再問我同樣的問題,我會建議他們實地到阜陽走一走,看一看。”如今,浙商在阜陽外來投資中占比最多,一座浙商國際大廈也在阜陽市中心拔地而起。 [1] [2] [3] [4] 下一頁標簽:阜合產業園 內陸新特區 皖北中心城市編輯:吳樾  (原標題:打造“內陸新特區” 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50nafh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